
他的步伐平实沉稳, 手里提着个竹篮, 肩上荷着把锄头. 看不清他的表情.
穿过天井, 他顿了顿, 抬起头望望天, 星辰未落. 跨过门槛, 他不疾不徐朝着西面走去. 露水沾湿了他的须发, 渗入他的草鞋, 他感到一阵冰冷.
他加快了脚步, 好几次他都差点滑倒.
东方微微透出一点光, 他看到了! 山丘上隐隐约约矗立着杂乱无章的石碑. 他开始吃力的向上爬, 呼吸渐渐沉重.
他在山丘上一座坟前停了下来, 杂草几乎把墓碑淹没. 他用手拨开碑前的茅草, 剥落的红漆叙述岁月的沧桑. 旁边依序排列着整齐的坟头, 他开始逐一动手清理. 父亲, 母亲, 妻子, 儿子... ...
只有汗水, 没有泪. 这么多年来, 泪水已经干涸. 伤疤一旦复愈, 碰触它时只有感慨, 回忆, 教训, 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淡然. 是一种对生命的领悟?
汗水湿透他的长衫, 他笑了, 睿智在他的眼里绽放光芒.
~~三月了... ... 清明节, 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触?~~
4 comments:
我长了这么大,还没拜过山。阿公,阿嬷,你们要健健康康哟!一定要等到抱孙哦!
我也没去扫过墓,更没见过阿公阿嬷。 真羡慕有阿公阿嬷的人,多两个人疼!
我不清楚故事里的人物经历过什么样的遭遇,不过感觉很悲!希望对生命的领悟无需留遗憾给自己就是最好了!
清明节,怀念已不在身边的人。想念他们在你身边的日子,心里很沉静。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对待还在你身边的人吧!
我的阿嬷往生多年,我没去扫过墓,阿公去年往生,如果时间配合,我会去扫墓,但家人总是喜欢在普通日去,我要工作罗。
扫墓是慎终追远,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,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华人习俗留传下去。
在清明节这一天,至少可到先人坟地,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个躬。
我们每年都全家出动去扫墓, 而且还有伯伯, 姑姑, 堂姐, 堂哥... ... 成群结队的拜山. 去年已增加到四辆车!
小时候小弟说, 他最喜欢清明, 因为很热闹. 公公的坟相当大, 他小小的个子就在那里蹦蹦跳跳, 我们就在那里拼命油漆! 很考功夫的哩, 遇到小小的雕刻要格外小心, 蹲着一动不动, 手还要稳! 一不小心漆坏了, 天啊, 成了千古罪人. 然后还一边漆一边批评哪个手拙的. 嗯... 真的很好玩也 :D! 尽得孝心又可以联络感情.
大家一起去扫墓吧, 阿公阿嬷会很开心.
P/S: 故事里的主人翁, 借了莲池大师年轻时的遭遇. 他在儿子, 妻子, 父亲, 母亲相继去世后, 在为母亲守孝的期间出家, 带着母亲的牌位参学. 在此顶礼一拜.
Post a Comment